大家好,我是好柿生殖顾问,在我们面临试管受挫时,心情低落很正常,面临的困局是到底该继续坚持还是放弃,还是换方案?再试一次会不会成功?
今天介绍一个典型案例,希望能带来一些新得思路。
故事主题是这样的,32岁,5次移植失败,花了近20万,最后发现是慢性子宫内膜炎...
林女士(化名)的经历,是许多反复移植失败患者的缩影。优质胚胎、三代试管筛查、内膜达标,可就是怀不上。直到第5次失败后,医生建议做了
CD138免疫组化,才发现她的内膜长期存在隐性炎症。经过针对性治疗,第6次移植终于成功。
这个案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,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没有进行精准监测,综合调治,只是单纯的试管流程导致的多次失败(丰富的宝贵经验也是避免弯路的捷径)。
今天我想从医学数据、临床案例、经济成本 三个维度,帮你理性分析 "止损"时机 。
反复失败可能是这些"隐形杀手"在作祟
1. 胚胎因素
"优质胚胎"≠100%健康:即使三代试管筛查通过,仍可能存在 表观遗传异常或线粒体功能不足 。
嵌合体胚胎的争议:部分机构会移植低比例嵌合体(如20-30%),但流产风险较高。
2. 子宫环境
慢性子宫内膜炎(需CD138检测确诊)
内膜容受性差(ERA检测可发现84%的患者存在"种植窗"偏移)
子宫腺肌症/肌瘤(尤其压迫内膜时)
3. 免疫问题(约30%反复失败患者存在)
NK细胞活性过高;抗磷脂抗体阳性(易导致血栓,影响胎盘供血);同种免疫异常(如HLA相容性过高)
反复失败必查项目对照表
类别 | 检查项目 | 意义 |
胚胎因素 | 胚胎染色体复查(PGT-A复检) | 排除实验室误判 |
内膜因素 | ERA检测+CD138免疫组化 | 找种植窗时间/隐性炎症 |
免疫凝血 | NK细胞、抗磷脂抗体、凝血功能 | 发现潜在攻击胚胎的因素 |
解剖结构 | 宫腔镜+三维B超 | 排查粘连/息肉/畸形 |
试管反复失败何时该"止损"?
当我们面临了一些困难,需要做好心理建设,努力过就是最好的结果。虽然不会一定失败,但是我们仍要理性对待,好柿生殖顾问提出3个核心观点供大家参考。
1. 年龄≤35岁,优质胚胎≥3个
建议坚持并且完善排查(如免疫、内膜),调整方案后尝试2-3次。
2. 年龄≥38岁,卵巢储备下降
建议评估:若连续2个周期无健康囊胚,直接考虑 供卵 (国内合法排队)。40岁以上自卵三代试管活产率仅15-20%,供卵可达50-60%。
3. 经济/心理已达承受极限
理性选择:设定 预算上限 (如3次移植为界)。如果已尝试所有方案(包括免疫治疗、宫腔整理),可考虑 领养或暂停 。
反复失败不要瞎坚持
当面临反复失败的时候,肯定是有原因的,需要去精准化排查。我们总结出了在试管过程中的科学决策流程,分享给大家。
[优质胚胎] → [失败1次] → 调整用药/内膜
↓
[失败2次] → 做ERA+免疫检查
↓
[失败3次] → 宫腔镜+胚胎复检
↓
[仍无进展] → 讨论供卵/代孕/领养
医学不是万能的,但科学排查能 最大限度减少遗憾。我们再面临选择时候也不要盲目坚持,特别是面临一些医院盲目移植不做排查,不断浪费有限的配套,频繁更换机构不同实验室标准不一,反而干扰治疗连贯性。
甚有过度依赖"偏方",如高价干细胞、未经证实的免疫疗法。这里不是说这两项没有用,避免盲目使用。
生命的到来有时需要一点运气,但理性的选择能让这条路走得更稳。
如果经历过几次移植失败?最后又如何解决的?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,或许能给别人一点启发
如需进一步解读或有其他需求,请随时告知!